一、定州简介
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。它是一座具有2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。帝尧始封唐国之地,公元前649年,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,即今天的定州城,属中山国。公元400年 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,公元1913年 改定州为定县,属保定道,公元1986年,定县升级为定州市,延续至今。它是”中山文化“的主要发祥地。这里有开元寺塔(中华第一塔)、定州贡院以及拥有“九大镇国之宝”美誉的定窑。
二、主要景点
1.定州贡院
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。定州贡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定州贡院。清乾隆三年,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,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,为考取秀才、贡生之所。道光十二年,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,展拓场地、重修、增建,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。之后历经修缮保留至今,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贡院平面呈方形,主体建筑由号舍、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。号舍以山面为正面。魁阁在号舍南面,正中攒尖顶,两侧依次降低,形成奇特外观,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。魁阁中的二层阁楼,是供奉“魁星”的地方。大堂紧挨着号舍的北面,是考生交卷、考官封卷的地方。后楼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,兼做住宿用。定州贡院其建筑规模宏大,气势庄严雄伟,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,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,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。
2.开元寺塔
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,高83.7米,全塔越向上塔径越小,层高越矮。塔身各层外壁内均有一周回廊,整个塔身犹如大塔中又抱着一座小塔。塔内保存有宋代壁画,砖雕斗拱,彩绘天花。回廊两壁有佛龛及历代名人题咏碑刻30多方,各层门窗雕刻的五彩祥云,象征着佛光普照。轩身于此,使人仿佛进入香火缭绕的佛门圣地。定州塔外观挺拔俊秀,威武壮观。宋代时定州是与辽毗邻的军事重镇,可登塔来观察敌情,故此塔又称为“料敌塔”。
3.定州文庙
定州文庙位于定州市城区中部,始建于唐大中二年(公元848年),是供奉孔子的场所,河北省保存最完事的文庙古建筑群,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占地15685平方米。文庙建筑气势恢弘,院内苍柏林立,花草相依,环境幽雅。著名的“东坡双槐”,传说是宋代大文苏东坡在定旅店做父母官司时亲手杆下的,现在仍然葱郁古朴。
4.定州塔
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,原名开元寺塔,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,有"中华第一塔"之称。从京广铁路乘坐火车,或从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车,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。据史料记载,定州是先有开元寺,后有定州塔。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,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91年,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,到唐代天即公元904-907年正解寺改为开元寺。河北民间将沧州铁狮子与定州开元寺塔、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"河北三宝"("沧州狮子定州塔,正定府的大菩萨");也有华北四宝之说指的是:"沧州狮子、定州塔,正定菩萨、赵州桥"。
5.定州市博物馆
定州市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、国家一级风险单位。定州市博物馆于1959年11月建馆,馆址在文庙。博物馆前院为定瓷专题展室,共分8个展厅,资料、窑具、壶、碗、枕、盘及新定瓷展厅等。陈列文物300余件,以实物、资料系统的展示了定瓷烧造及发展演变过程。新定瓷展厅内的新定瓷为河北工艺美术瓷厂仿制烧造,形态逼真,代表了新定瓷的最高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