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赵县简介
赵县,古称赵州,地处石家庄市区东南40公里,总面积为675平方公里,总人口56万(2008年),辖11个乡镇、281个行政村。 县府驻赵州镇。汉为平棘县,晋为赵国,北魏置赵郡,曾为赵州治,隋改为赵州。1913年改为赵县。赵县历史悠久,文物众多,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1处。县境位于河北平原,光热充足,地下水丰富,利于井灌,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,一年四季分明,春秋两季时间短,夏冬两季时间长。东部为沙质褐土,适于雪花梨生长。赵县农业发达,玉米、小麦是主要粮食产品。特产雪花梨俗称象牙梨,个大,皮薄、汁多、含糖分高,成熟后洁白如雪,故名,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。
二、主要景点
1.赵州桥
赵州桥又称安济桥,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,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,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,当地称做“大石桥”。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-605年,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,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(还有一座小商桥)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。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,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。约1397年(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)后,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。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。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,在漫长的岁月中,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、风吹雨打、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,却安然无恙,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。
2.柏林禅寺
柏林禅寺,中国著名佛教禅寺,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,赵州祖庭所在地,内设河北省佛学院、河北禅学研究所,现任方丈为明海禅师,常住僧众有160 余人。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(古称赵州)东南角,与天下第一桥——赵州桥、华夏第一塔——陀罗尼经幢和赵州小石桥(赵县永通桥,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同在赵县县城城南,寺内的柏林禅寺舍利塔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3.陀罗尼经幢
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处,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,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,后寺废而经幢仍存。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,故称“陀罗尼经幢”。这座经幢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,外观造型酷似塔,所以当地俗称“石塔”。该经幢为河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4.永通桥
永通桥又名小石桥,位于河北省赵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,建于唐代宗永泰(公元765年),金、明、清以来曾多次维修,是一座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,桥长32米,宽6.34米,主拱券由20道独立拱券并列砌筑而成,大券上伏有小拱 4个。桥栏长 32.7米,跨径26米,拱矢5.34米,桥面宽度,东西两端各6.7米,中间6.2米。桥栏板雕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,中间用鸵峰托斗,华板通长无格,上有优美浮雕;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,华板分两格。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,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, 西端券面雕鱼,形象生动,内容丰富。从现存实物看,应为唐、明、清不同时代的作品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