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华阳简介
华阳古镇始于秦晋,是陕西省十大著名古镇之一,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(傥骆古道),古军事要冲,古经济政治重镇,2011年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,古华阳县县城墙残垣轮廓尚在,宋元时期的华阳镇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,文武官员衙门,客栈,当铺,酒楼,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600多米300余间为主体的明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,是深山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。
二、秦岭四宝
华阳古镇动植物种类繁多,据调查得知有种子植物2039种,有脊椎动物311种,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,尤以“秦岭四宝”——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朱鹮最为著名。
三、华阳必游
1.华阳古镇——傥骆道上的明珠
傥骆道又名党骆道,骆谷道,始通于三国,是穿越秦岭、连通关中与汉中近捷的古道路。唐代德宗,僖宗避兵火,均经由此路至汉中,四川。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(骆谷),向西南,以太白、洋县,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,出傥水谷(傥谷)至汉中盆地,古道全长约240公里。
傥骆道是当时的官道,主要于军事活动。正始二年(244),魏将曹爽出骆峪罚蜀。甘露二年(257),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。唐代,傥骆道作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,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,沿途馆驿多达11处。建安四川(783年)德宗避乱南郑,广明元年(880年)僖宗去蜀,都取道傥骆。
华阳古镇是傥骆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古镇始于秦晋,繁荣于汉唐,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驿站,古军事要冲,古经济政治重镇,“千年古船城,秦岭第一镇”的美誉名不虚传。古镇北起古塔路,南到船头广场,东水河与西水河交汇处,其核心建筑群包括长600多米的古商贸铺板门街,300余个院落,其自然环境为两水交汇,南北630米,东西208米(窄处77米),形似古船;建造年代大都在清末民初修缮为前店后居式,主题形式风格为明清建筑,是陕南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镇街,有南北杂烩建筑风格。
2.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
司令部旧址——余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(1878),土木结构,原占地四亩多,房五十余间,现约2000平方米,其形式风格为典型的清代三院式南北过渡型古民宅建筑代表。展柜中的枪支是红25军当年缴获的枪支,他们将一部分带不走的枪支埋在华阳瓦子沟的沟口处,1981年华阳发洪水,泥石流将其从地下冲出来,被人发现后,报告政府后,将它们挖出来,保存在洋县文博馆,后来办这个展室时借了部分枪支陈列在这里。
2011年,司令部旧址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、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全省党史教育基地。
3.华阳古塔
华阳古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华阳镇新上街东隅,东河古渡口旁,塔高13米,共五层,各层塔檐均为跌涩砖砌出,第二层自下而上,逐层收缩并有佛龛佛像,塔顶呈宝瓶状;古塔建于清代中叶,方形实心砖塔,传说为华阳风脉所系,是古渡口旁意想中的吉祥拴船桩,具有佛教历史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价值。
4.长青自然保护区
长青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秦岭南坡,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1995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。保护区总面积 30 平方公里,规划旅游区面积 15.5 平方公里,北高南低 , 呈斜面地势。区内地形复杂,山峦叠嶂,千峰竞秀,逶迤起伏,万壑争流、林海苍茫。小气候差异明显,“一山有四季 , 十里不同天”是其真实写照。蕴集秦岭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之精华,珍稀动植物丰富,有种子植物 2039 种,脊椎动物 248 种,大熊猫有 80 余只 , 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 1/3 ,是当今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大熊猫分布区,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。
四、华阳美食
1.华阳土蜂蜜
华阳土蜂蜜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,历来被誉为蜜中精品,但千百年来蜂农养殖技术落后,产量十分有限,致使假货泛滥,严重损坏了华阳土蜂蜜的产品形象,也损坏了华阳旅游景区的声誉。
2.神仙豆腐
说到洋县华阳的美食,这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们会给你带来另外一种惊喜,一个属于大自然的馈赠。古时,当地人用一种名叫“神仙树”的植物茎叶加工制作的特色食物----“神仙豆腐”。这种“神仙树”学名“双翅六道木”属于忍冬科六道木属的灌木类植物。将其茎叶手搓或捣成糊状,加适量水,搅匀之后用荷叶盖住,放置阴凉处10-20分钟即成。“神仙豆腐”使用天然植物作为原材料,做法质朴简单,无任何添加,质感滑溜,入口清凉,味道微苦,通常切成细丝状,佐以食醋、辣椒油等香辛料拌匀。味道麻辣酸香,轻快爽口,可谓“只品神仙,不见豆腐!”。“神仙豆腐”原本属于南方广西、湖南一带的常备食物,因华阳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和历史变迁,“神仙豆腐”就在此安家落户。